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科普 > 正文

见证奇迹:“鹮叟”半生护朱鹮

发布日期:2023-11-30 23:48 来源:中国科普网

甘肃省天水市是朱鹮最后消失的地方。“双节”前夕,20只朱鹮从陕西省洋县启程,前往天水市安家落户,并进行野化放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朱鹮“秦岭1号种群”发现者刘荫增参加了这场引鹮入陇活动。

在保护生物学领域,提到朱鹮,必然会提到刘荫增。1981年,刘荫增历时3年,在陕西洋县找到7只野生朱鹮,震惊了世界。

随后5年,经相关部门调查证实,此极小种群是国内最后的7只野生朱鹮,也是全亚洲最后的7只野生朱鹮。刘荫增全程参与了调查工作,将严谨的科学态度传递给从事濒危物种保护的工作者,将科学家的风骨展现给从事生态系统保护的新老同行。

大海捞针,发现7只野生朱鹮

在中国典籍文献中,没有“朱鹮”一词。这种备受关注的国际保护鸟,即是文献中的“朱鹭”。然而,拉丁学名为Nipponia nippon的鸟在分类学上属于鹮科,并不是鹭科。为此,中国鸟类专家对“朱鹭”重新确定了中文名——朱鹮。当时,“鹮”是生僻字,分别有“xuán”和“huán”两种发音,官方还没有确定其发音。

1978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受命在全国范围内寻找朱鹮。1981年5月17日,天色已晚,在陕西洋县金家河,刘荫增看到两只朱鹮从天空飞过。但当地人把它们称之为“红鹤”,发音与红红火火之“红火”相同。次日,刘荫增翻过一道梁,来到姚家沟,不仅看到在水田中觅食的朱鹮,还看到3只嗷嗷待哺的雏鸟。刘荫增安排人员对它们进行保护性监测后,立即前往洋县县政府,向正在召开的县委常委会报告这一重大消息:“洋县有朱鹮,这件事非常重要!本地人叫它‘红鹤’,也叫‘朱鹭’。保护好朱鹮,这件事非常紧迫!”

当年5月23日,新华社在公布发现朱鹮的新闻前,为确定“鹮”字的读音,新华社记者和刘荫增查阅《康熙字典》以求准确。在广播稿中,朱鹮读音确定为“zhū huán”,与“还”谐音,有“归来”之意。

在新华社发布新闻后,全国人民方才知晓,秦岭南麓有一种非常珍稀的鸟,名叫“朱鹮”。

摸清家底,这是最后一群野生朱鹮

“秦岭1号种群”是刘荫增对踏破铁鞋而收获的7只朱鹮的暂定名。之所以取“秦岭1号种群”这个奇怪的名字,刘荫增解释,当时,他不确定它们是否是中国大地上最后一群野生朱鹮。

有没有可能还存在未知的朱鹮,只是还没有影像证据,但是也参与了朱鹮野生种群复壮?为了摸清野外朱鹮的实际生存状况,刘荫增安排好“秦岭1号种群”的监测和保护工作后,就立即奔赴它们可能迁飞的周边地区,以及其他有可能再发现朱鹮的历史分布地。

“1981年5月以后,寻找朱鹮、保护朱鹮的工作明显容易多了。因为全国人民都认识了朱鹮,我的工作得到各个环节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刘荫增回忆。

为寻找可能存在的野外朱鹮,中国科学院给刘荫增配备了先进设备。随后几年,“中国朱鹮考察小组”走访过不计其数的群众,厘清了不胜枚举的线索,运用精密先进的通信设备和探测系统,不遗余力地继续寻找朱鹮。

刘荫增用3年时间找到朱鹮,再用5年时间继续寻访朱鹮。8年的寻找证明了一个结果:除了这7只朱鹮外,中国再没有其他野生朱鹮了。

从7只到9000只,濒危物种保护史上的奇迹

从41岁开始寻找朱鹮,到44岁找到朱鹮,刘荫增的后半程职业人生,与朱鹮紧紧联系在一起。他与朱鹮种群复壮事业同舟共济、不离不弃。这种在地球上存续6000万年的鹮科鸟种,42年来,数量已从7只增加到了9000余只!这是濒危物种保护史上的奇迹。刘荫增说:“朱鹮已经融入了我的生活!”。他还将自己的微信昵称改为“鹮叟”。

2018年,耄耋之年的刘荫增将家搬到陕西洋县,在天空飞翔着朱鹮的秦岭南麓安度晚年。40多年过去了,刘荫增始终没有离开朱鹮。“如今,只要我走出家门20分钟,就能听到朱鹮的鸣叫声,就能看到朱鹮从视野里掠过,就能亲眼看见朱鹮在水田里觅食。我感觉很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