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科普 > 正文

中秋漫谈“嫦娥奔月”

发布日期:2023-11-30 23:21 来源:中国科普网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又一个美丽迷人的月圆之夜即将莅临。中秋佳节,举头望明月,许多人会很自然地联想起“嫦娥奔月”的传说,它是中国历史上影响巨大的神话之一,也是许多人从小便听父母讲过的故事。有史料认为,中秋节即由嫦娥奔月的传说演变而来。

“嫦娥奔月”故事的产生和演变
  “嫦娥奔月”的传说最早见于商代的巫书《归藏》,书中记载:“昔者恒我(姮娥)窃毋死之药于西王母,服之以(奔)月。”汉代古籍《淮南子》中高诱注曰:“姮娥,羿妻,羿请不死于西王母,未及服之,妇娥盗食之,得,奔入月中,为月精。”
  两文的大意都是说:曾经射落过九个太阳的英雄后羿,在西王母处求得了长生不老药,但后羿得到药后,还未来得及吃,就被他的妻子姮娥(嫦娥)盗食,后嫦娥升天奔入月亮中,成为月精(月宫仙子)。
  商朝以后,嫦娥奔月一直是人们笔下孜孜不倦抒写的神话,由此也衍生出了各种各样的版本。除了上述的“抛夫独吞”外,还有“被逼无奈”,说的是后羿的徒弟蒙,企图偷窃长生药,自己独吞成仙,嫦娥为了不让蒙得逞,情急之下把药抢先吞下,不得已而升天。
  嫦娥奔月的故事也被写入历代的许多诗词中,比较著名的诗句有唐代李商隐的“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唐代李白的“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南宋辛弃疾的“飞镜无根谁系?嫦娥不嫁谁?”等等。
  这些诗句大多抒写嫦娥在月宫中的处境,突出的是她独居月宫的孤单,高处不胜寒的凄冷,无根浮萍般的飘荡,以及向往人间烟火的悔恨,所以西汉道学家刘安在其所著的《嫦娥奔月》中说:“广寂寥,怅然有,无以继之,遂催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欲配飞升之药,重回人间。”原来,月中吴刚砍桂树、月兔捣药杵,都是为了给广寒宫里的寂寞嫦娥配制重回人间的药啊。
  “嫦娥奔月”故事的成因和影响
  远古时期,世间一草一木皆可成为神迹,所以我国古代神话大多起源于人类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嫦娥奔月的故事同样起源于对星辰月亮的天象崇拜,是古人借助幻想企图征服自然的表现。
  月亮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38.44万千米,是茫茫宇宙中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也是夜空中人类肉眼可见的最亮的星辰。在黑夜中,月亮有时明亮有时暗淡,有时缺有时,像是秘境般令人心驰神往。因此飞到月亮上去,揭开月亮神秘的面纱,成为人类千百年的梦想,嫦娥奔月的神话正是这一梦想的映射。
  《灵》是东汉著名天文学家张衡积多年研究写成的一部天文巨著,在这部科学著作中,张衡特意写入了嫦娥奔月的神话,并对故事进行了细化。《后汉书·天文志》也收录了张衡的这一记载。张衡为何要在科学著作中加进一个浪漫的神话呢?大概因为在这个传说的背后,承载着古人的登月梦想,通过对这一传说的关注,更加深了古人对月亮的向往和探究,并取得许多科学的真知灼见和成就。
  例如,古人很早就发现了月亮与大海潮汐的神秘关系,东汉王充在《论衡·书虚》说:“涛之起也,随月盛衰”,说明潮汐的涨落是随着月亮的运动而发生的。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所写的名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也是对月亮与潮汐关系的生动描写。再如我国的阴历历法,就是古人按照月球由圆到缺,再由缺到圆的周期变化来安排的历法。还有隋朝天文学家发现了月球自转。南北朝的科学家祖冲之准确的计算出月食发生的周期。东汉张衡发现月亮自身不发光,反射的是太阳光。等等。
  神话传说和天文科学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嫦娥奔月的神话承载了丰厚的传统文化的意蕴。如今,随着中国嫦娥探月工程嫦娥一号、二号、三号、四号和五号的巨大成功,“嫦娥奔月”的神话已经变为现实,我国古人登天揽月的梦想开始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