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科普 > 正文

伏日捞面爽心间

发布日期:2023-10-31 23:27 来源:中国科普网

“面条省,烙馍费,常吃锅盔卖了地。”豫中乡谚至今仍扎内心,道出面条除了口感好,也是早年乡亲爱吃的一大原因。

旧时乡间,一日三餐,除了馍菜汤,至少有一顿面条。面条种类较多,有汤面条、捞面条、卤面条等;形状各异,有窄如韭叶的普通面条,两指宽的面片儿,细如发丝的龙须面,菱形的面叶儿;口味各不相同,淡咸酸辣五味俱全。夏天热,吃过水捞面条,也叫稠面条,面条煮熟后用筷子捞出,放入凉水中拔一下,浇上石香蒜汁,佐以荆芥黄瓜,吃起来清爽利口,消暑降温。

没有轧面条机的年代,到了盛夏伏日,乡亲想吃一顿蒜汁捞面条绝非易事,一家七八口人,光手工擀面就累得够呛。好在那时厨艺高低是衡量巧妇的一个重要标准,大姑娘小媳妇多少都会两下子,擀面条更是基本功和必修课,面条擀得薄又细或厚而宽,决定了其手艺高低,也关乎着男人的脸面尊严。

我在乡小教书时,听过一个民间说书人唱河南坠子,正是巧媳妇和拙婆婆擀面条的事儿:“(巧媳妇)拿起个盆就挖面,挖了两瓢好白面,热水和,冷水蘸,擀得薄,切得细,下到锅里滴溜溜转。客人吃了三碗半,剩下一碗半,给下地干活的公公送了饭。”“(拙婆婆)拿起个盆就挖面,挖了两瓢黑豆面,冷水和,热水蘸,擀得厚,切得宽,下到锅里不打转。客人吃了一碗半,剩下三碗半,给下地干活的儿子送了饭。”说书艺人连比划带唱,惹得观众不时捧腹大笑,其中也有不少埋头脸红的,更有不少扬眉吐气的。

早年间,小麦产量低,麦面自然金贵,乡亲谓之“好面”,其他杂粮面统称“黑面”。乡亲待客,吃手擀捞面,就有两种颜色,一种是黑乎乎的红薯面条,一种是白生生的小麦面条。端上桌,黑白被面上的臊子盖住了,客人吃白面条,主人吃黑面条,主人陪客人吃时,不能用筷子将面和菜搅拌均匀再吃,只能从碗底掏着吃,而那“遮羞臊子”自然要最后吃,以免在客人面前露馅丢丑。

后来农村生活好了,每年新麦打下来不久,天就热了,胃口也不好了,中午吃捞面条的机会相继多了。民间古谚“软面饺子硬面汤”,其中的“汤”指汤饼,也就是汤煮的面食,即今天的面条。手擀面的面团和得硬一些,做出来的面条才劲道好吃。老辈人和面讲究“三光”,即盆光、手光、面光,才算和成。

擀面条时,从盆里扯拽下一块面团,卷在擀面杖上面,用力往前推擀,眼瞅着面饼由小变大,由厚变薄,最终摊成一块又大又圆的薄面饼。面饼擀得越圆越好,几乎铺满整个案板,看上去薄如一张纸,圆似一轮月。将这张厚薄匀称的面饼折成三折,右手握着菜刀,左手微微弯曲,食指压在面饼上,刀口抵在指甲前,手指往后退,刀往前快速切着走,想吃宽切宽,愿吃细切细。面条粗细长短,最能体现刀工优劣,刀工好的,切出来又细又长还均匀;刀工差的,面条长短不齐、粗细不等。面条切好后,摊晾在高粱莛做成的锅簰上,均匀地撒一层面醭,防止下锅前,面条粘连。等锅里的水开了,抖擞面条,下入水中,快熟的时候,放入一大把俗称玉米菜的绿苋菜。面条和青菜捞出来后,在凉水中过一遍,吃起来清爽利口。

乡间吃捞面条的调料汁水简单,掐点石香,剥些蒜瓣,再抓一把盐,放入蒜臼里捣成糊糊,掺些水和醋,便成了蒜汁浇头。讲究的,会切盘黄瓜丝,洗把荆芥叶,放入面条中佐餐,开胃口,增滋味;还有用番茄炒鸡蛋当臊子的,还有带荤腥的三丁捞面,浇头更丰富,自然更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