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编辑家、科普作家、翻译家施镭先生(1920一1998)。(图片由作者提供)
记不得是哪一年了,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开始建立“科普学科带头人”制度。由于当时信息不畅,对有些老科普作家的情况疏于了解,负责这项工作的同志需要对初拟名单中的人一一进行查证核实。当问及名单中的施镭先生时,我惋惜地告诉他,先生早已在1998年仙逝了。
施镭是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的首批会员。从为人到学识,作为学科带头人,他都是当之无愧的。由于他不善社交,知道他的人并不多。但提起他曾经主编过的《无线电》杂志,却无人不晓。因为这本杂志曾惠及几代无线电爱好者,创造了月发刊量达近200万份的销售奇迹。
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施镭便有不少科普著译问世。而今,我们还能从网上搜索到《磁石电话机的说与听》《今日无线电》等他早期的作品。施镭不仅精通无线电技术,还有十分深厚的文学、艺术根底。他的诗作曾多次获奖,他的画作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他还是一个精通七国文字的翻译家。直到晚年,他还在潜心编纂“世界语辞典”。可惜天不遂人愿,书未编成,他便撒手人寰,不禁令人哀叹。
当年的《无线电》杂志“一刊难求”,甚至一度还需凭证订阅,这固然与那个时期社会上涌动的无线电热有关,但也是与施镭和他同事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先进的办刊理念分不开的。是他们使读者对知识的渴求和当时的时尚形成良性互动;是他们在为读者提供优质精神食粮的同时,还不忘竭诚为读者服务的宗旨,想方设法为读者提供配套购买无线电元器件的方便。杂志每隔两三个月便会推出一种新的“机型”,引领时尚,使无线电爱好者趋之若鹜,也形成了对刊物的“期盼效应”。
而今,时过境迁,科普期刊正面临新的环境、新的考验和新的选择,但我以为,当年《无线电》办刊人先进的办刊理念和竭诚为读者服务的精神依然不会过时,它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我与施镭都曾在人民邮电出版社工作过,虽然不在一个部门,年龄相差近20岁,但他与《知识就是力量》杂志创刊人王天一先生一样,都是我从事科普创作的引路人。
我与施镭的初次接触是在1964年的一次晨读。当时我在出版社小院的一角正捧着一本英文书在看,只见一位老编辑向我走来。他和蔼地告诉我,学外语不能光靠念,还要“练”,还顺手将一本新出版的外文期刊递给了我,他说:“这里有一篇关于电视电话的最新报道,你是学电信的,不妨试着译译看。”在犹豫中我接过这本杂志,用了近半个月的时间才向施镭交了卷。当时,我只把它当作一次练习,没想到2个月后,这篇习作经施镭精心修改后竟在《无线电》杂志上刊登了出来,还署了我的名字。更让我感动的是,施镭还亲手为这篇文章绘了一张插图,赋予“电视电话”这项新技术以一个具体形象。通过这件小事,我不仅切身感受到老一辈编辑的无私奉献精神,也为他们那种忠于职守和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所打动。
施镭对我的点拨和提携远不止这些。中国科普作协成立不久,他就介绍我这个虽有创作热情但无像样作品发表的年轻人入会;20世纪80年代初,他又推荐我这个没有写过书的人承担《电子应用技术丛书》的写作任务,促成了我的第一部科普作品《现代顺风耳——电话》的问世……
由于彼此工作的几次变动,后来我与施镭的联系少了,但我始终忘不了在我成长路上他所给予我的诸多帮助,并一直以他为榜样,专心于为人作嫁的事业,从青丝直到白发。今年是我供职36年的人民邮电出版社建社70周年,回忆母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不平凡历程,我更加怀念像施镭那样曾经为传承科学技术文化和培养新人作出过无私奉献的先辈们,我们要把他们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积累、沉淀而成的职业操守和奉献精神,转化成为不断进取的巨大力量,让邮电出版事业青春焕发,逐梦未来。
(作者系人民邮电出版社前总编辑、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前副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