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永定客家土楼。 视觉中国供图
我国地域广阔,民居样式可谓丰富多彩,如四合院、蒙古包、窑洞等,早已家喻户晓,然而隐藏于福建崇山峻岭的客家土楼,却鲜为人知。
一座座客家土楼如珍珠般洒落在闽西南的绿水青山之间,以历史悠久、数量众多、规模宏大、风格独特、结构精巧等特点独立于世界民居建筑之林,被誉为“神话般的山区建筑”。目前已被严格确认的多达3000余座,其中知名度较高的是永定区初溪土楼群、洪坑土楼群、高北土楼群和衍香楼、振福楼,南靖县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及怀远楼、和贵楼,华安县大地土楼群。因其大多数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称客家土楼,初现于宋、元时期,经过明代早、中期的发展,明末、清代、民国时期逐渐成熟,并延续至今。
客家土楼的形成与中原汉人的迁徙紧密相连。西晋永嘉年间,北方战乱频繁,天灾不断,拉开了中原汉人不断举族迁徙入闽的序幕。他们相对于迁入地区而言,被称为“客家人”。为了避免外侵,他们聚族而居,共御外敌,就地取材筑成厚重的土楼。
土楼建造工期长,一般要花3―5年,较大者甚至要积数十年、几代工匠的辛劳。一般四周由1―2米厚的外墙和50厘米左右厚的承重内墙围合,起到抵御作用。夯筑前先在墙基挖出一条墙沟,夯实后再埋入大石为基,然后用石块和灰浆砌筑起墙基,接着用夹墙板夯筑墙壁。土墙原料以当地黏质红土为主,掺入适量的小石子和石灰,多次捣碎拌匀建造而成。一些关键部位还要掺入适量糯米饭、红糖,以增加其黏性。夯筑时,往土墙中间埋入杉木枝条或竹片为“墙骨”,以增强拉力。经过反复地夯筑,土墙如钢筋混凝土般坚固,再加上外面抹了一层防止风雨侵蚀的石灰,显得坚固异常,俨然城堡,令人叹为观止。内墙一般用砖砌筑,窗台、门廊、檐角用当地木材,并雕刻美化。
土楼有圆形、方形、椭圆形、八卦形、半月形、交椅形等30多种。其中以圆形土楼数量众多,造型优美,远看像蘑菇。圆楼外高内低,楼内有楼,环环相套。其直径多在30―60米之间,楼高13―16米,有3―5层,每层30―60个房间,内设有两个篮球场那么大的天井空间,可居住200―700人。一层为厨房,二层为仓库,而且都没有窗户。三层以上为起居室,设有外小内大的喇叭形窗户。最中心处为家族祠院,向外依次为祖堂、围廊,最外一环住人。土楼内水井、粮食、畜圈等设施一应俱全,是中国古代冷兵器时代防御性能较佳的民居样式。居民主要是客家人,但华安、南靖等地也有不少闽南人住在土楼里。
客家土楼凝聚着许多古代科学智慧,遵循了“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理念,选址或依山就势,或沿溪流,错落有致,与青山、绿水、田园风光相得益彰。由于土墙厚度大,隔热保温,冬暖夏凉。结构合理,具有很强的抗台风、防地震、防盗、防兽、防火、防潮、通风采光好等特点,组成了适宜的人居环境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景观。
现存于世的土楼中,最古老的是直径66米的集庆楼,经历了600多年的世事沧桑。英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将土楼称作“中国最特别的民居”,并将土楼作为“科学技术”来研究。
2006年5月,由龙岩市申报的客家土楼营造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7月6日,客家土楼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客家土楼是东方血缘伦理关系和聚族而居传统文化的历史见证,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型生土夯筑的建筑艺术成就,具有“普遍而杰出的价值”。
客家土楼是举世无双的建筑奇葩,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也是中国古代高超的工程技术和建筑艺术成就的例证,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