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科普 > 正文

治沙并非是消灭沙漠

发布日期:2023-10-07 18:43 来源:中国科普网

科研人员在库姆塔格沙漠无人区开展野外调查。 崔向慧 摄



当我们俯瞰地球家园,蔚蓝的大海、绿色的森林,令人沉醉,但黄色的沙漠却不禁让人揪心。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每年的这一天,“荒漠化”问题,备受关注,被大家广泛谈起。

干旱,不仅仅是没有降雨,它往往是由土地退化和气候变化造成的。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癌症”,是一种人为因素叠加自然因素造成的最严重的土地退化现象。

防治荒漠化是全人类共同携手的一项伟大正义的“战争”,中国是参与荒漠化防治全球协作最早的一批国家。1994年6月17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正式文本。为了纪念国际社会达成荒漠化防治共识之日,第49届联大通过决议,宣布从1995年开始,每年的6月17日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积极参加国际履约的背后,是中国荒漠化防治工作“全国一盘棋”的大国担当。做好“保”“治”“防”“用”四字文章,荒漠化防治工作才能在科学的轨道上行稳致远。

社会公众需要科学认识荒漠与荒漠化。有人说“治沙就是消灭沙漠”,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治沙讲究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姑且将沙漠分为“原生沙漠”和“人造沙漠”两大类。原生沙漠是自然演变产生的,有的沙漠的形成年代高达数百万年,彼时人类还没有出现。对待“天然”沙漠,要“保”字当先,目的是保护天然的荒漠生态系统,方式是建立多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如荒漠类型国家公园、国家沙漠公园、封禁保护区等。

人造沙漠则是由于人为土地退化造成的,这部分“沙”才突出一个“治”字,应该予以治理、修复。在治理的技术、模式方面,中国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白芨滩模式、右玉模式、柯柯牙模式、磴口模式、光伏治沙模式等享誉海内外。

此外,针对生态环境相对脆弱、荒漠化沙化风险比较高的地区,如原生沙漠周边地区的绿洲、农田等,应注重一个“防”字,即积极预防土地荒漠化和沙化。

不论是原生沙漠还是人造沙漠,对人类来说都有“用”的价值,应该合理有序开发利用。原生沙漠是可以成为开展自然教育、科普的基地,如巴丹吉林沙漠的高大沙山、库姆塔格沙漠的雅丹和羽毛状沙丘、罗布泊的“大耳朵”等。人造沙漠可以在被有效治理后,综合开发利用,发展多种沙产业。

因此,在荒漠化防治实践时要做到四点:一是要科学认知荒漠和荒漠化,了解荒漠化发生的机制、荒漠形成演化的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二是要擦亮双眼,认真识别哪些是真治沙、哪些是假治沙,哪些是借治沙之名、行破坏生态借机敛财之实。三是要以当地的自然立地条件、天然的植被承载力为基准,实施近自然修复,恢复原貌和底色。四是要保护荒漠、爱护荒漠,为子孙后代留存一些干净的、纯洁的沙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