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科普 > 正文

曾氏江蓠:这个“小个子”不简单

发布日期:2023-08-10 20:32 来源:中国科普网

曾氏江蓠生态图



作为一类具有重要经济和生态意义的海产大型红藻类群,江蓠科物种是提取琼胶的重要原料。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海洋所”)在江蓠科物种多样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发现了一种具有特殊精子囊枝的江蓠科新物种,并命名为曾氏江蓠。这一研究成果在国际藻类学期刊《藻类学研究》发表。


物种丰富,古人早有记载


江蓠属海藻是一类海产大型红藻,隶属红藻门真红藻纲江蓠目江蓠科,在全球除两极外的其他海域广为分布,一般生活在潮间带至潮下带。

我国著名藻类学家曾呈奎在1962年出版的《中国经济海藻志》中进行了详细的考证,认为“江蓠”一词在《本草纲目》和一些沿海地方县志或府志均有记载。

江蓠属海藻的形态一般可分为圆柱状、扁压型(扁平状)和叶状3种,我国江蓠属海藻绝大多数呈圆柱状,少数为叶状,扁压型很少。它们一般依靠藻体基部盘状固着器营固着生活。据统计分析,其固着基质多种多样,有岩石、珊瑚石、小砾石、各类贝壳等;其栖息地类型既有岩礁,也有泥滩和沙地。

我国古代文献典籍记载,古人对江蓠属海藻的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如《本草纲目》记述为“红蓠生海水中,正青,似乱发,乃海苔之类也”“龙须菜生东南海边石上,丛生,无枝叶,状如柳根须,长者尺余”。福建《漳浦县志》记述为“生海中沙地,长如线,色微红”。

古人对江蓠(龙须菜)的描述比较贴切地反映了江蓠属海藻的形态特点和生态习性。“正青”“微红”描述了江蓠属海藻藻体颜色为青绿色或红色;“似乱发”“无枝叶”“长如线”“状如柳根须”等则形象地展示了江蓠属海藻的圆柱形外观特征。“生东南海边石上”“生海中沙地”则反映了江蓠属海藻的生态习性。


摸清家底是产业发展的根基和源头


由于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我国古代典籍对江蓠属海藻的称谓不尽相同,包括江蓠、海菜、线菜、龙须菜等,存在同物异名或异物同名的现象。

为此,中科院海洋所夏邦美研究员在曾呈奎的带领下,开始了江蓠属海藻的系统分类学研究。1999年,夏邦美主编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中国海藻志》,其中收录了29个江蓠属物种,基本摸清了我国江蓠属海藻资源家底信息。随着研究的进展,绳江蓠、异枝江蓠和龙须菜被移至拟江蓠属(龙须菜属)。目前,我国沿岸报道江蓠属/拟江蓠属海藻30余种,其中约70%的物种在海南省均有分布。

江蓠属/拟江蓠属海藻是一类重要经济海藻,其中有不少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物种,如龙须菜、细基江蓠,可食用,可作为鲍鱼等海珍品的饵料,同时也是琼胶工业的重要原料。比如在山东沿海发现的新纪录种龙须菜,在藻类栽培学家的努力之下,迅速发展为继海带、紫菜之后的我国第三大海藻栽培产业,基本解决了我国琼胶工业的原料问题,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由此可见,物种的发现是产业发展的根基和源头,也是其他学科研究的基础。


与众不同,“个子小”还具有特化的精子囊小枝


为进一步评估我国江蓠科物种多样性及其资源分布,中科院海洋所科研人员于2013年至2022年,连续10年在我国沿海采集了200余号江蓠标本,扩增出350余条基因序列,由此构建了我国江蓠科物种DNA序列数据集。尤其重要的是,还在海南岛发现了江蓠属1个新物种,正式命名为曾氏江蓠,以纪念曾呈奎先生对海洋藻类多样性研究作出的卓越贡献。

据了解,曾氏江蓠栖息在热带海域潮下带珊瑚石或潮间带石沼珊瑚石上,是江蓠属体型较小的物种,藻体平均株高仅1.7厘米。与其他江蓠属物种明显不同的是,该物种发育有特殊的精子囊群,即精子囊群集中分布在特化的精子囊小枝上。该物种的发现,进一步表明了江蓠类群雄性繁殖结构进化的复杂性,为江蓠类群的系统发育提供了新的证据。

(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普研究所海洋科普研究中心和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海洋科普专业委员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