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科普 > 正文

小中风是脑中风前兆,5个症状及早发现能救命

发布日期:2023-08-10 20:32 来源:中国科普网

视觉中国供图  

“中风”是攸关性命的大病,但当“中风”前面加上一个“小”字时,多数人的警惕性就会打个折扣,认为“小中风”不治疗就能恢复,无需大惊小怪,结果却因“小中风”惹出了大麻烦。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小中风患者早期发生中风的风险很高,7 天内为 4%~10%,90 天为 10%~20%(平均为 11%)。

小中风患者在第1年内中风发病率较一般人群高 13~16 倍。

小中风患者不仅容易发生中风,也容易发生心肌梗死和猝死。

90天内小中风复发、心肌梗死和死亡事件总的风险高达25%。如处理得当,90天的中风风险可降低至1%~3%。

也就是说,发生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人,更容易在短期内发生中风(脑出血、脑梗死)、心肌梗死、猝死等致命疾病,而如果能够及早发现并且进行处理,是可以降低这些疾病的发生风险。

那么,什么是“小中风”?“小中风”的发病原因是什么?小中风有哪些临床表现?哪些人容易发生“小中风”?发生“小中风”是否需要治疗?如何预防“小中风”?针对这些问题,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神经内科景颖颖做出了解答。

什么是“小中风”?

医学上把“小中风”叫做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TIA,是指在短时间内脑血流量减少引起的脑功能障碍,它的特点是发病突然,发作持续数分钟,病人通常在30分钟内完全恢复正常。

“小中风”常常反复发生,多则每日数次,少则数周、数月甚至数年发作一次。与“中风”相比,“小中风”在临床上表现的症状与体征并不明显。由于“小中风”发病突然,持续时间短暂,而且不遗留任何后遗症,所以很容易被人们所忽视。

“小中风”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1、动脉粥样硬化:“小中风”最主要的发病原因是动脉硬化,供应大脑血液的大动脉(如颈动脉、椎动脉)血管内出现了被称为粥样斑块的脂肪沉积,粥样斑块有可能形成血栓,接着血栓断裂成碎片后,随着血流漂向大脑血管形成栓塞,导致大脑一过性缺血发生“小中风”。

2、微栓塞:脑组织某一局部区域的微小血管变窄、闭合或发生痉挛时,出现暂时性血液供应中断或显著减少,引起大脑局部缺血;心脏部位的栓子脱落,随血液循环流入脑动脉,堵塞大脑的小动脉而发生微栓塞,导致脑供血不足引起“小中风”。

3、血液成分改变:血液粘稠度增加、血脂异常、血糖增高、红细胞增多、血小板增多、凝血因子异常、脱水等,均可诱发或引起“小中风”。

4、血液氧含量降低:由于肺部疾病如慢阻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而引起的低氧血症会对大脑的深层神经细胞产生破坏作用,从而导致“小中风”的出现。

5、血流动力学急速改变:原有颈动脉或椎一基底动脉系统闭塞或狭窄的病人在突然转动头部或屈伸颈部时,发生一过性脑血流量减少而引起“小中风”。

“小中风”有哪些临床表现?

“小中风”有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可以只有一种症状,也可以同时出现多种症状,症状可轻可重。

如单眼突然出现一过性眼前发黑或看不清楚。

突然不能说话或听不懂别人的讲话。

一过性眩晕、眼球震颤。

一侧的身体突然没感觉了,不能动了,站立或行走不稳。

突然出现难以忍受的头痛或伴恶心、呕吐,一过性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口角歪斜,等等。

哪些人容易发生“小中风”?

“小中风”好发于50~75岁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小中风”的发病与动脉硬化有关,因此,有下列情况的人更容易发生“小中风”:

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房纤颤、颈椎病、慢阻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慢性疾病者;血脂、血液粘稠度明显增高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有脑卒中家族(遗传)史者;长期大量吸烟或酗酒者;肥胖、体力活动少而脑力活动多者;工作紧张、压力过大、脾气急躁者;不合理饮食及疏于身体检查者。

发生“小中风”是否需要治疗?

“小中风”的症状虽轻,但后果极为严重,它与脑卒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果说脑卒中相当于人体发生了“强烈地震”,那么“小中风”就是大震前的预警信号,同时也是人体严重疾病的告急信号,它预示着脑组织内已经有了不可逆转的脑血管损害。

所以要充分认识和重视小中风。一旦出现“小中风”不能心怀侥幸,一定要及时就医治疗,预防脑卒中、心肌梗死等重大疾病的发生。

如何预防“小中风”?

控制各类危险因素,如稳定血压、血糖,降低血脂、血黏度,治疗房颤。

平时饮食以低盐、低糖、低脂食物为主,多食用玉米、荞麦等粗粮和新鲜蔬菜水果,少吃动物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而导致血压升高。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规律作息,戒烟限酒,不要长时间熬夜,避免过度疲劳和情绪波动,适当参加体育活动,如散步、慢跑、做体操、练气功等,但不宜从事过于激烈的运动。

避免突然改变体位或用力转动、屈伸头颈部。

树立健康意识,定期到医院检查血压、血脂、血糖、血氧分压、眼底、心电图及心肺功能,发现异常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