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科普 > 正文

芜湖铁画 无不入妙

发布日期:2023-08-10 20:33 来源:中国科普网

图为观众参观芜湖铁画作品展。视觉中国供图

“谁叫幻作绕指柔,巧夺江南钧巢笔。彩绘易化丹青改,此画铮铮长不毁。”清代梁同书以《铁画歌》诗赞芜湖铁画,称其“无不入妙”“世罕得之”。铁画以锤为笔,以铁为墨,以砧为纸,锻铁为画,鬼斧神工,气韵天成。

铁画,也称铁花,安徽芜湖特产,为中国独具风格的工艺品之一。芜湖铁画采用传统国画构图,运用金银加工、剪纸、雕塑等工艺技法创造而出,既有国画的神韵,又有雕塑的立体美,可谓“铁为肌骨画为魂”,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浓郁的民族特色,号称“中华一绝”。

铁画品种分为三类:一是尺幅小景,题材多为松、梅、兰、竹、菊和鹰等,以铁画衬板镶框,挂于墙上,端庄醒目;二是灯彩,由4至6幅铁画组成,内糊以纸或素绢,中间燃银烛,光彩夺目,富于情趣;三是屏风,多为山水风景,古朴典雅,蔚为壮观。

芜湖盛产铁矿,冶炼业自古发达,有“铁到芜湖自成钢”之美誉,这为铁画创作提供了天然条件。铁画制作起于宋,盛于北宋。清代康熙年间,芜湖铁画自成一体。创始人汤鹏在芜湖开了一间铁匠铺,从锻造各种生活用具、农具和铁花灯出售,到锻制螃蟹、知了、柳枝、芦叶等小景物,一步步进入“画”中。加之他与国画大师萧云从为邻,“日窥其泼墨势”,又幸得大师指点,灵感激发,终于将国画的笔法、意境融入铁与火的锤炼中,平凡铁块脱胎换骨,一举创造出冠绝古今的铁画,赋予顽铁以艺术生命。

芜湖铁画保持铁的本色,不涂彩,远景采用疏细线条,近物则以粗犷的线条布局,使整个画面浓淡轻重适度,阴阳反差相宜,精制而成山水人物、花卉虫鱼、飞禽走兽等各种艺术品。它既有国画、水墨画之境,黑白分明,虚实相生,苍劲凝重,层次清晰,又有强烈的艺术立体感。山水能得远近之趣,楼台能显深邃之感,人物能具传神之态,花鸟能出栩栩之姿,具有新安画派落笔瘦劲简洁、风格冷峭奇倔的艺术特征,被称为“巧夺万代所未有”。

全凭手工锻打完成,必须经过几十道工序。芜湖铁画按照设计的画稿,以低碳钢为原料,经冶炼后,再经过锻打、焊接、钻锉、整形,锻制成了中国画的千姿百态,加上烘漆防锈,使色泽乌黑发亮,最后衬以白底,装框成画,一幅精致的艺术品便诞生了,正所谓“揉铁成画”,巧夺天工,观之令人无比震撼。

芜湖铁画经历了筚路蓝缕、荆棘与荣耀并存的300多年历史。1959年,为人民大会堂成功定制《迎客松》,画稿设计为画家王石岑,铁画打制由芜湖工艺厂铁画大师储炎庆等。从此,这一铁的艺术,火的精灵由过去“斋壁雅玩”之品,登上了大雅之堂,巨幅铁画落地屏风《迎客松》,被陈列在人民大会堂贵宾接待厅,党和国家领导人经常在画前同国际友人合影。如今,这一铁画精品已成为中外友谊的象征。2006年5月,芜湖铁画锻制技艺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6月,芜湖铁画锻制技艺入选首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中。2019年11月,芜湖铁画锻制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以铁的资料创造优美的图画,以铁的意志创造伟大的中华。”我国文学巨匠郭沫若曾对芜湖铁画给出了响亮评价。芜湖铁画艺术奇葩代代相传,经后人不断继承、创新,使这一瑰宝熠熠生辉,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