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闰月。豫中乡间流传着女儿亲手为母亲做闰月鞋的古老习俗:“闰月鞋闰月穿,闰月老人活一千。”“闰月鞋闰月穿,添福添寿添平安。”
新时代了,乡间手工做鞋罕见了,做闰月鞋习俗就变成了买闰月鞋。作为彰显孝道的民间习俗,做鞋或买鞋,表达的心愿都一样。俗信认为,闰月年乃多事之秋,于长者不利。民间有“闰月年,留娘年”之说,认为闰月年对母亲不利,如果女儿给母亲做一双闰月鞋穿上,就能保母亲平安,福寿康宁。
豫中乡间,虽说“闺女是娘的小棉袄”,但大多女子委婉含蓄,不善言语,往往把对父母的爱埋藏心底。能在闰月年给母亲做双闰月鞋,以表达孝心,也是难得的机会。针线活中,要数做鞋难度最大,技术性最强,集设计、缝纫、拼布、浆染等多种技艺。倘若能做出一双精致合脚的闰月鞋,在乡亲们面前,既是能力炫耀,也是孝心检阅。
一双手工鞋的诞生,要经过打袼褙、铰鞋样、纳鞋底、绱鞋等七八道烦琐工序,没有十天半月下不来。首先是打袼褙,找些弃之不用的旧衣破布,撕扯成片状或条状;打好糨糊,糨糊须用小麦面,且熬至半生不熟的稠糊状,此时黏合力最强。找一张木桌,刷一层糨子,贴上一张纸,再贴上一层破旧铺衬。然后在旧布上再刷一层糨子,再贴铺衬,贴至五六层,移到太阳下晾晒。待厚墩墩的布片晒干后,揭下来,俗称袼褙,也就是做鞋底的原材料。过去做布鞋没有鞋码,而是取决于鞋样儿。所谓鞋样儿,就是用硬纸铰出一个鞋底样,作为每次做鞋的依据,家里几口人就留几个鞋样儿。
把几层鞋底形状的袼褙叠在一起,就开始纳鞋底了。纳鞋底是一项费时费力的针线活儿。针、顶针和锥子不可少。手劲小的还备有钳子、夹板等辅助工具。纳鞋底用细麻绳,多为苎麻。此麻种的人少,价格也比较昂贵,搓成麻绳,结实柔韧,经久耐用。手艺好的,所纳的鞋底针眼均匀整齐,排列有序,横竖成行,斜向成趟;即便鞋底线磨没了,鞋底也依然硬如铁板;纵使换两三次鞋帮,也还结实如初。纳好鞋底,就该做鞋帮了。根据鞋底尺寸裁出鞋里、鞋面、鞋底布和鞋口边布,鞋帮用料多为灯草绒、斜纹布等,结实美观。接下来,把鞋里、鞋面和袼褙底片粘接在一起。
用针线把鞋帮和鞋底缀到一起,是做鞋的关键环节,也最见功力,俗称“绱鞋”。乡间会纳鞋底的不乏其人,但能绱好鞋的却寥寥无几,一个村能有三五个绱鞋巧手就算不错了。连缀鞋帮和鞋底,说起来容易,做到贴切圆润却很难,弄不好,皱巴巴歪歪扭扭,看着不美观,穿着不舒服。绱鞋前,先将鞋帮前后略加整形,再将鞋帮和鞋底连接处固定好,沿着鞋底四周用针线密密实实地缝合一圈。
做好的新鞋不能立即穿,鞋帮里的袼褙硬邦邦的,紧且夹脚,得把鞋楦子(即脚模型)塞进鞋窠笼儿里,撑上几天,扩大鞋内空间,这样才变得宽松好穿。
试想一下,当闺女将一双浸润着拳拳孝心和浓浓爱意的闰月鞋送到老娘手中,苦累了大半辈子的老人家该是多么的幸福和满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