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团,江南有名的传统特色小吃,又称“清明粿”。《吴门竹枝词》云:“相传百五禁烟厨,红藕青团各祭先。”说的就是人们在清明节吃冷食青团,并用红藕、青团祭祀祖先。逐渐,青团也被人们用来当作春游小吃。
据清代食谱《随园食单》载:“捣青草为汁,和粉作团,色如碧玉。”青是中国人特有的浪漫,不取绿字而取青,好像见字即闻艾草香。一口青团,面皮香弹软糯不沾牙,豆沙馅甜香细腻,又恰到好处,却不喧宾夺主,去刻意掩盖浆麦草的香气。再看颜色,外如翡翠,内若深色的玛瑙,一绿一红相映衬,恰如春天的花红柳绿。作为江南清明的食物符号,青团在南方就有好几个“变种”,如川渝的“叶儿粑”、广东的“朴籽粿”、江西的“艾米果”。
就说江西特色小吃艾米果吧。每年春天,客家人兴用艾米果来敬谢观音菩萨和招待客人。做艾米果得用糯米,浸了,磨成浆,再用布袋子吊起滤去水分,这样磨的糯米粉就细白。再将采摘到的嫩艾叶洗净,在热水中稍煮一下,揉搓去除苦味后,按一比一的比例,配上用臼碾的糯米粉揉搓。揉得艾叶与糯米粉完全融合了,就拿去蒸,然后用手揉压摁捏,做成一个个圆型饼皮。与传统的青团甜馅不同,艾米果大部分是咸馅,也有的没有内馅,使品尝者更加注重艾草芬芳。有的则以白砂糖和黑白芝麻为内馅,意为甜蜜。咸馅由鲜肉或腊肉、笋、大蒜等配料制作而成,配合饼皮做成艾米包,放锅里蒸熟后,味道甚佳。吃起来,一股浓浓的清香扑鼻而来,口感滑嫩而不腻,软中兼韧,是赣南人很喜欢的一种吃法。当然,也可以用油炸。
传说艾米果的叫法来自晚清时期,有个姓艾的女人,人称艾嫂,在修水县城清云门外搭了个小茶棚。为招徕顾客,就试用这种艾叶和糯米粉做成包有糖馅、形同饺子的点心应市,哪知竟清香可口,色似翡翠,一时门庭若市,供不应求。一日,一儒者慕名而来,品尝后称赞不已,遂问此品何名?艾嫂笑对来者,无言可答。儒者见艾嫂热情和蔼又胖乎乎矮墩墩的,便风趣地说:“我替你取个名吧。”艾嫂点头应允,儒者戏说:“这玩意既是艾叶和米粉做的,又形似你艾嫂,就叫它艾米果吧!”茶客听后一致拍手叫好。从此,“艾米果”这道点心就传遍全县,成为春季应时佳点。
无论叫它青团,还是叫它艾米果,此品表皮光滑,色泽翠绿,清香扑鼻,甘中带苦,质柔有韧性,食而不腻。它不仅风味独特,而且能温肺暖脾,散寒除湿,有防病保健之功效。其主要原料是艾草和糯米粉,糯米中含有大量的钙、磷、铁、维生素B和淀粉,适量食用具有一定补中益气、养胃健脾、固表止汗、止泻、解毒和疗疮等功效,属于温补;艾草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蛋白质、核黄素和烟酸等营养成分,适量食用具有一定平喘、利胆、消火、抗菌、驱寒、除湿等功效。
切记,因为糯米中含有大量的支链淀粉,支链淀粉难溶于水,不易消化,吃多了会积食、消化不良,造成肠胃不适,严重者甚至会上吐下泻。所以,青团好吃,也要适可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