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出天山1,苍茫云海2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3。汉下白登4道,胡窥青海湾5。由来6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7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8当此夜,叹息未应闲9。
注释:
1 天山:《元和郡县图志·陇右道·伊州》:“天山,一名白山,一名折罗漫山。”在今新疆哈密、吐鲁番以北。王琦曰:“月出于东而天山在西,今曰‘明月出天山’,盖自征夫而言已过天山之西,而回首东望,则俨然见明月出于天山之外也。”(《李太白全集》卷四)
2 云海:指苍茫空阔、海天遥接处。
3 吹度:吹过。玉门关:在今甘肃安西双塔堡附近,为唐通往西域的要道。
4 下:指出兵。白登:山名。《汉书·匈奴传》载:汉高祖刘邦率军攻匈奴,至平城,“冒顿纵精兵三十余万骑围高帝于白登七日”。平城即唐河东道云州云中县,白登山在县东北三十里,即今山西大同市东北。
5 胡:指吐蕃。窥:暗中偷看,此指侵扰。青海湾:即今青海湖,为唐与吐蕃连年征战之地。
6 由来:从来。
7 戍客:戍边的战士。
8 高楼:指代思妇。
9 未应闲:未曾停息。二句为戍客设想之辞。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用乐府古题来写战士的戍边思乡之情。开头四句,以明月、天山、云海、长风、玉关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壮阔的万里边塞图。中间四句,又在从古到今的历史长河中,揭示了边境战争的残酷。纵横交错,跨度极大,愈显出戍边的艰苦卓绝。在这样广阔的时间和空间的背景下,最后四句,归结到戍卒和思妇的两地相望相思,就使戍边思乡的复杂感情变得格外深沉而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