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农1去我久,举世少复真2。
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3。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4。
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5。
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6。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7。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8!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9。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10。
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11。
注释:
1 羲农:伏羲、神农。
2 真:指人之自然本性,与儒家所倡之“礼”相对立。“真”与“自然”有相通之处,但更具人生价值判断之意义。既属于抽象理念范畴,又属于道德范畴。“真”字,不见于《论语》、《孟子》,乃老庄特有之哲学范畴。《老子》曰:“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其中有精,其精甚真。”意谓“真”乃“道”之精髓。庄子认为每人皆有“真”,惟能守真者方为圣人。
3 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意谓孔子汲汲然弥缝其阙,而使其复归于淳。汲汲:心情急切貌。《汉书·扬雄传》:“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鲁中叟:指孔子。弥缝:弥补缝合。《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淳:质朴淳厚。与“真”有相通之处,可以互相引发。
4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意谓孔子虽感生不逢时,但颇有整理礼乐之功。《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
5 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意谓孔子死后洙泗之上微响辍绝,江河日下,乃至于狂暴之秦朝。洙泗:二水名。古时二水自今山东泗水县北合流西下,至鲁国首都曲阜北,又分为二水,洙水在北,泗水在南。洙泗之间,即孔子聚徒讲学之所。微响:精微要妙之音响,承上“礼乐”而言。《汉书·艺文志》:“仲尼没而微言绝。”师古注:“精微要妙之言。”
6 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言秦始皇焚书之事。《史记·秦始皇本纪》:“丞相李斯曰:‘……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制曰:‘可。’”
7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言汉兴诸老翁专诚努力传授经书。《史记·儒林列传》:“及今上即位,赵绾、王臧之属明儒学,而上亦乡之,于是招方正贤良文学之士。自是之后,言《诗》于鲁则申培公,于齐则辕固生,于燕则韩太傅。言《尚书》自济南伏生。言《礼》自鲁高堂生。言《易》自菑川田生。言《春秋》于齐鲁自胡毋生,于赵自董仲舒。”区区:拳拳,忠诚专一。为事:指传授经书之事。
8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感叹汉世之后无人亲近经籍矣,即使熟读六籍者,亦未必得其真旨也。古《笺》:“《文选》干宝《晋纪总论》:‘学者以老庄为师,而黜六经。’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有晋中兴,玄风独振。为学穷于柱下,博物止乎七篇。……自建武暨乎义熙,历载将百,……莫不寄言上德,托意玄珠。’”丁《笺注》:“绝世下,谓汉世既绝之后。”陈澧《东塾杂俎》卷三:“陶公时读六籍者多矣,而以为‘无一亲’,盖书自书,我自我,则不亲矣。‘亲’之一字,陶公示人以问津处。”霈案:此乃夸张说法,极言世之忽视六经也。
9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意谓虽有驰车之人,但不见此问津者也。汤注曰:“盖自况于沮溺而叹世无孔子徒也。”问津:《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所:助词,此。
10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表示失望之馀,惟饮酒为乐。《宋书·陶潜传》:“郡将候潜,值其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复著之。”快:快意。
11 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意谓所言多有谬误之处,当恕我也。古《笺》:“中多托讽之辞,故以醉自饰之。”恨:遗憾、后悔。
赏析:
此篇首言举世少“真”,“真”者,乃道家特有之哲学范畴也,孔、孟皆未言及。下忽接孔子,言孔子弥缝使其淳,是将孔子道家化矣。儒家之道家化乃当时思想界之潮流。再下又言孔子整理礼乐,始皇焚书后诸老翁传授六经,而感叹目前经术之无续,不复有孔子之徒出现。只好以饮酒为乐,寄托空虚寂寞。如此看来,渊明似是呼唤孔子再生、儒家复兴。诗末二句,自言“谬误”,似有触犯当世之处,如“六籍无一亲”,诚为激忿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