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旅游 > 正文

宝顶山“华严三圣”曾被称为“三世佛”

发布日期:2021-11-26 11:32

“华严三圣”龛。

“华严三圣”龛。

普贤菩萨手捧的舍利宝塔。

普贤菩萨手捧的舍利宝塔。

文殊菩萨手捧的七重宝塔。

文殊菩萨手捧的七重宝塔。

  “华严三圣”龛。采自:《东方杂志》第三十二卷第五号(1935年)

  “华严三圣”龛。采自:《东方杂志》第三十二卷第五号(1935年)

手捧宝塔的文殊菩萨。

手捧宝塔的文殊菩萨。

“华严三圣”龛。

“华严三圣”龛。


  

在宝顶山大佛湾万尊造像中,高达7米的“华严三圣”像,神情肃穆、气势庄严,伫立其下久久仰望,不由得令人叹服其独特的匠心。

这龛编号为第5号的“华严三圣”龛,造像雕刻在宽14.5米、高8.2米的岩面上。主尊为“华严三圣”,正中为毗卢佛,头有螺髻,髻上有两道毫光,左手结印,右手前伸。左边为普贤菩萨,头戴高花冠,双手在胸前捧扶一舍利宝塔;右边为文殊菩萨,头亦戴高花冠,左手伸至胸前捧一七重宝塔,右手扶塔。三尊造像皆高达7米,肩宽2米,面目慈祥宁静,眼目下视,脚下踏莲台。在主像后壁,刻有81个小圆龛,每龛内皆有一身坐佛。

这龛今定名为“华严三圣”的造像,事实上,在上个世纪80年代之前,它被世人一直称为“三世佛”造像。

对于这处造像为“三世佛”的称谓,至少可以追溯到清代初年。在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代理大足知县史彰撰写的《重开宝顶碑记》中,说“寺门外有古佛崖,石壁盘旋,路约里许,其右镌三世佛丈六金身、千手大悲像,皆庄严中具慈悯相,远望自生敬心”,从叙述的位置和体量来看,文中的“三世佛丈六金身”应是今“华严三圣”龛。其后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大足知县张澍在《前游宝顶山记》文中,说“三世佛,三尊各高五丈许”。可见,在清代一直称此龛造像为“三世佛”。

上个世纪多次调查的记录和报道中,也遵循清代的说法称为“三世佛”。

1935年出版的《东方杂志》第三十二卷第五号,刊载刘蕴华对大足石刻的介绍,其中就有“华严三圣”的图片,其说明文字为“大佛湾之三世大佛像”。1945年大足石刻考察团考察之后,有文章中记述到“再右为三世佛五处,由小而大,最大者与转轮王同高,各约五丈,其身后以无数小像为背景,皆他处所罕见”(杨家骆《大足宝顶区石刻记略》)。在这些文献的记载中,都未详细描述“三世佛”的具体身份。

1947年,王恩洋在《大足石刻之艺术与佛教》中说到:“次三世佛像,身高二丈,相好庄严,肃穆而慈祥,伟大而超越”,对于三世佛的身份,文中说“佛不一尊而以三者,或曰所以代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也。故通称之曰三世佛”。1955年陈习删完成的《大足石刻志略》中,也认为此龛造像题材为“三世佛”,在其书籍中还说到“佛有法、应、报三身。法身为体,报身为相,应身为用”。在这里,两位先生所说的三身佛像具体身份有所不一。

除此之外,还有学者认为这高大的三尊主像,是西方三圣。

上世纪80年代之后,对于这龛造像的定名逐渐认同为“华严三圣”。这其中,以1985年出版的《大足石刻内容总录》的调查最具有代表性,在调查记录中,将龛的定名认为是“华严三圣”,并且说到“三圣中,毗卢舍那佛居中”,“佛之左为文殊”,“佛之右为普贤”。即,该龛为毗卢舍那佛和文殊、普贤组合而成的“华严三圣”像。

对于文殊和普贤的位置,在此时期开始的著述中,基本上认为左为普贤,右为文殊,也就是说,与常见的左文殊、右普贤不一致,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易位作法呢?按照一般的造像法则,毗卢舍那佛两侧,左边是象征智慧的文殊菩萨,右边是象征理德的普贤菩萨,而在此龛中,却把其位置调换,据考,“普贤、文殊左右换位,表‘理’与‘智’相互涉入,为断业障与烦恼之表征”(郭相颖《略谈宝顶山摩岩造像是完备而有特色密宗道场》),也即是为体现密宗造像特有的仪轨——“理智涉入”,即理性与智慧的高度融合。但是,这一图像表现,在大足一地仅见于宝顶山大佛湾,在宝顶山还有较多的“华严三圣”龛造像,他们的图像表现就与大佛湾此龛有所不同,其中佛祖岩“华严三圣”,居中为毗卢舍那佛,左为文殊,其中一手捧贝叶经;右为普贤,一手在怀中抱一如意。这种表现特点,多见于石窟雕塑之中。

尽管对此三尊造像,在定名上存在不同说法,但是对造像艺术和设计,却是历来备受注重。

这3尊造像高达7米,雄伟超越。匠师们刻意将他们的头部加大,胸部缩短,小脚部位加长,而且身躯前倾20多度,正好符合造像与观众之间的透视关系,使人仰首观望时,感觉菩萨好像正亲切地俯下身来,关注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一般,佛和菩萨那种威仪奕奕、悲悯无尽的气度得到了充分体现。“华严三圣”像背壁刻了81尊圆龛小佛,采用大小对比的美学技巧,使构图层次更加丰富,并把三尊主像衬托得高大,让整龛造像的气氛显得庄严。

此龛造像,还是大足石刻寓力学原理于艺术构思的一处典型范例。3身主尊造像的手皆前伸,尤其是文殊手捧1.85米高的七级宝塔,手臂悬空支出1.2米—2米,塔和手的重量近千斤。为使手臂不断落,匠师们成功运用了建筑力学原理,大刀阔斧地刻出宽袖袈裟披肩挂肋飘逸而下,与其身躯相连,巧妙地将重心引到了主像身上。正如木建筑中撑弓、斗拱的原理一般,使文殊手托的宝塔千年不坠。这样的处理既合符力学原理,又不违背佛教造像的法则。

对于“华严三圣”这颇具匠心的设计,其赞许之语,可见于历来的各种文献和研究著述之中,在最后,引用一则以窥其斑:

第五号华严三圣像,每尊像高七米,倾斜近20度,手托宝塔其重量约半吨,它倾斜的目的是使近观者能正视整个面部。为支撑倾斜的身体和宝塔的巨大重力,采用两袖从手腕直接下垂至脚的方法,它既合于力学原理又不违背宽衣大袖的自然规律,同时还获得了宗教的庄严感,使朝拜者为之更加崇敬。

(浙江省工艺美术学会传统雕刻考察小组《四川大足石刻艺术考察报告》)李小强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