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统领是确保基层治理的正确方向、是凝聚基层治理的多元力量、是提升基层治理的服务效能。近年来,万古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化解基层矛盾纠纷上积极探索化解纠纷新路径、新体系、新机制,以群众反映问题、解决矛盾“只跑一地、只进一门、只说一次”为目标,设立了“万古镇矛盾纠纷集散联调服务中心”和“一庭两所”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联动联调联治机制,创建“网格+志愿服务+妇联”工作机制,推行“五门五访”工作体系,实现将矛盾发现在初始、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
诉源治理新“枫”景,二十年积怨终化帛
二十年前,万古镇沙河村村民李某小孩玩水将施某家正在晾晒的稻谷打湿了一大片,施某出于愤怒殴打了李某小孩险致残,因故意伤人而被刑拘,两家因此积怨。近日,双方又因宅基地问题产生肢体冲突,并扬言要打击报复。
万古镇平安建设办在常态化矛盾纠纷摸排中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启动“一庭两所”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联动联调联治机制,组织万古派出所、司法所等职能部门以及村干部多次上门调解,三次带领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为其丈量宅基地和产生纠纷的田土的面积,在调解过程中,平安建设办分管领导对当事双方进行了深入的对话,耐心倾听长久以来的矛盾和恩怨,对他们的积怨和矛盾进行深入的了解和轻声细语的安慰,双方最终达成共识,两家二十余年的积怨纠纷得以化干戈为玉帛。前不久,当事人喜笑颜开的带着自家种的橙子到平安建设办和派出所请工作人员品尝,表示感谢。
这个宅基地纠纷积怨的成功化解是“一庭两所”联调开展工作的一处缩影。以拓宽解决纠纷渠道为宗旨,积极回应基层司法需求,有效节约当事人诉讼成本和司法资源,通过人民调解和司法调解的减压增效达到双赢效果。今年万古镇“一庭两所”调解处理涉劳资纠纷、治安纠纷等40起,协助查获违法人员5人,有效维护了辖区稳定、社会和谐。同时,利用“法律明白人”队伍调解、化解家庭纠纷、邻里纠纷、土地纠纷、婚恋纠纷、治安纠纷800余起,为促进法治建设、平安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重实践:践行人文关怀,社会服务有温度
聚焦基层治理效能提升,建立“五门五访”工作体系,真正做到下访联系群众、约访拉近感情、陪访注重化解、领访释清问题、回访倾听声音。
近年来,万古镇充分发挥党建统筹优势和基层党员调解能力,挖掘群众需求与资源整合,关心关爱弱势群体,常态化对未成年女童、残疾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重病患者等特殊群体进行深入细致的摸底调查600人,并根据困难程度、困难类型、面临问题等进行分类,结合现有政策,明确受助对象和帮扶重点,针对性的制定帮扶措施和计划,及时纳入保障范围。
2022年1月,万古镇曹家村村民王某的女儿患再生障碍性贫血,累计花费了200余万元。为给孩子治病,王某低价出售大足和铜梁的两套住房。万古镇党委政府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组织大足高新区、万古派出所和曹家村村支两委带头为其募捐37293元,同时争取到建房补助资金35000元和区级大病医疗救助资金10.74万元,待房屋建成后帮助其开通水电气,截至术后,已完成医保累计报销86.51万元;目前,已成功进行骨髓移植手术,享有低保及临时救助和最低生活保障,王某夫妇对政府的帮扶救助表示感谢,说到“一筹莫展的时候,是亲爱的父母乡亲、是同村的兄弟姐妹、是善良的村民给了我们关爱,是你们的善心义举极大鼓舞了病榻上与病魔斗争的孩子!让我们一家人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是你们的双手托起了孩子的生的希望,感谢大家的捐助,你们的善意是最好的灵丹妙药”。
肖某女儿的成功救治是党建统领下关爱帮扶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是人文关怀的与帮扶救助的显著成效,是挖掘群众需求与资源整合的一道坚固堡垒。今年以来,万古镇关心关爱残疾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重病患者等特殊群体191人,慰问金额达58600元,为45名困难群体带去米、油、棉被、保温壶、糯米粉等生活用品,切实帮助她们解决实际困难,促进社会和谐,传播正能量。
见成效:万古人民安居乐业,幸福指数上升
对于基层干部来说,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让群众获得更大幸福感,让孩子享受快乐的童年,归根结底就是要做优基层治理,做好为民实事。
万古镇石牛村一失学儿童尚某,自小父母离异跟着母亲宋某生活。宋某因受到离婚打击悲伤过度致智力受损,在教育孩子方面变得偏执。在尚某念完幼儿园后,称其患有脖子淋巴肿大不能上学便休学在家中。石牛村小学和村支两委每年都多次上门协调、劝解,但宋某总是言语威胁,声称谁要是把她儿子送去学校读书,她就要砍死谁。万古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组织建设办、妇联、关工委等多部门前往尚某家中,为其送去学习用具和生活用品;尚某当即用工作人员带去的学习用具进行书写和认真的阅读,他的字迹无不透露着要上学的欲望,这份热爱和期盼让在场的工作人员无不动容。镇党委书记陈川同志要求务必让孩子尽快返校学习,随后镇武装部长、镇政法委员胡亚洲亲自前往尚某的户籍地四川南充市嘉陵区。经过与其父亲和奶奶见面详谈数小时,详细介绍了尚某的生活和学习情况,随后奶奶和父亲愿意将尚某接到身边照顾;同时,万古镇联系当地政府为尚某成功申请到低保、办理了学籍。
万古镇党委书记经常提到“始终将群众的需求放在首位,以热情、耐心的态度为群众提供服务”。“用心”为群众服务,“用情”贴近群众,“用力”想尽千方百计,找到“急难愁盼”问题的解决办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