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文物局印发了《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以下简称《名录》),我市共计有19处不可移动碑刻石刻文物,11件可移动碑刻石刻文物入选《名录》共计30处,其中大足石刻就占三分之一。
我市这批入选碑刻文物,刻成时代从东汉至清代,包括碑、墓志、摩崖、石经等多种类型,分布于中心城区、大足区、铜梁区、涪陵区、奉节县、云阳县等区县,保管、收藏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大足石刻研究院、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等7家单位,记录和反映了西南地区民族融合、巴蜀文明发展历程等重要信息,具有突出的科学、历史和艺术价值。
其中,大足石刻北山摩崖造像中的唐乾宁二年韦君靖碑、南宋古文孝经碑等;宝顶山摩崖造像中的唐柳本尊传碑、南宋三圣御制佛牙赞碑等,共计10处入选《名录》。这些碑刻石刻内容涉及广泛,记录和反映了宋元时期中华民族融合发展的历史轨迹,以及巴蜀宗教、长江水文、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等重要信息,科学、历史和艺术价值突出,具有不可替代的实证价值。
据了解,2022年,重庆市开展了碑刻石刻文物资源调查工作,总计调查不可移动碑刻石刻文物资源764处3258方(通),可移动碑刻石刻文物资源516件(套)。不可移动碑刻石刻文物分布在37个区县,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9处、区(县)文物保护单位241处;可移动碑刻石刻文物分布在32个国有文物收藏单位,其中一级文物13件(套)、二级文物20件(套)、三级文物97件(套)。下一步,重庆市各级文物行政部门和相关保管、收藏单位将进一步切实做好碑刻文物保护、管理、研究和利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