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渝报讯(记者 张玮)“布谷鸟儿咕咕叫——叫啊——叫啊——叫……”2月23日下午3点多,大足香国小学的音乐教室里,大足川剧传承人谭冬鸣正在给二年级的女生教授四川清音。
四川清音是四川本土独特的曲艺艺术,也是中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由明清的时调小曲、民间小调、江南小调等加入四川语言发展而成,竹鼓是四川清音特具的伴奏乐器,表演时由女演员右手击竹鼓左手击檀板,自击自唱。
香国小学是大足川剧进校园活动开展的第5所学校。从2016年开始,通过谭冬鸣等川剧爱好者的努力,大足川剧已经成功走进米粮小学、城南创新小学、万古镇中心幼儿园等。
新的一年,新的课程内容。谭冬鸣介绍,在香国小学,她将四川清音纳入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让民族文化能够传承和延续。
“今年是第一年,以打基础为主。”谭冬鸣透露,女生班除了教授川剧表演的基本功,还将专门安排课程教授四川清音,从气息到哈哈腔、从发声到演唱、从体态到表演,一点点积累,让更多的孩子了解和学习传统曲艺文化。
据了解,大足川剧的课程主要在香国小学二年级开设,分为川剧女生表演班、女生清音班、川剧男生表演班以及变脸班。除了增加四川清音这一教学内容,今年该校的一个重点就是创编“川剧小戏”。
“我们将提炼大足石刻‘父母恩重经变相’中的故事内核,并与川剧结合创编3段小戏,让感恩教育巧妙地融入其中。”香国小学校长黄正端介绍,近年来,该校着力培育学生的文化底蕴,挖掘本土文化,除了大足川剧,学校还开设了石刻剪纸、陶艺等非遗课程,让孩子们从小了解大足的优秀文化,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原文摘自新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