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戴好口罩,保持一米线距离,主动出示健康码,没有健康码的老年人可以出示身份证,谢谢大家配合!”11月16日上午,初冬暖阳下,大足区宏声广场核酸采样点入口处,大足区棠香街道报恩社区党员志愿者刘维兰,正一遍又一遍地提示着前来核酸检测的市民,现场秩序井然。
今年61岁的刘维兰,在宏声广场核酸检测点维持秩序,已经有3个多月了。作为报恩社区的一名党员,在今年8月社区发布志愿者招募信息以后,她率先报名,欣然前往。每天,她天不见亮就顶着晨光,一大早就来到采样点,提前帮医务人员整理好桌子板凳,在外围做秩序维护工作。每天结束时,还主动留下来清理垃圾,往往是最后一个离开。
63岁的丈夫张家才,刚开始是挂念妻子,时不时清晨送她上岗,傍晚来接她。一段时间后,他也在妻子带动下,主动前来替妻子“站岗放哨”,一来二去,他也申请加入了志愿者行列,老两口相约“上岗”,每天成双成对的出现在宏声广场搞好后勤服务,被当地人们誉为志愿服务一线的最美“花甲夫妻档”。
“疫情发生后,在国家、社会最需要的时候,身为党员,我不能后退,要响应国家号召,冲锋在前,尽最大努力,为疫情防控工作尽些微薄之力。”刘维兰朴实地说。
“虽然我不是党员,年龄也有点大,但每天能为疫情防控做点事,觉得很有意义。”张家才也高兴地表示。
“当志愿者的这几个月来,每天忙碌,生活充实,有苦有乐。”刘维兰感叹道。如有个别群众情绪不好,现场吵闹,刘维兰也及时制止,化解矛盾。
几天前,采样点新开辟出一条“异常码通道”,本就捉襟见肘的信息录入员更加紧缺,张家才又主动请缨去做一名“异常码通道”信息录入员。
“我的眼睛和耳朵都还好使,手脚也灵活,也会用智能手机,让我试试吧。”张家才申请说。
于是张家才又走上新的岗位。信息录入员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干的都是精细活,出不得岔子,大家都担心他吃不吃得消。
开箱、开管、信息录入、20管封管、1小时封箱……一系列流程他只学了一次就全部掌握,并在接下来几天时间“零失误”完成上千次信息录入。在做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也有人质疑老两口的动机与目的,面对质疑,夫妻一笑而过,“我们不图钱不图名,我们就是两个退休人员,能多给社会做点好事就再多做一点。”
这对志愿服务一线的“花甲夫妻档”,退休不退岗,退职不褪色,参加战“疫”,贡献“银发力量”,他们全然忘记了自己也是花甲老人,勇于担当、逆行而上,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党员就是一面党旗”,绽放出了最美夕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