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足新闻 > 正文

他们,在身边,在“疫”线

发布日期:2022-04-21 22:23

当大足出现新冠疫情,区广大党员、干部、医务工作者和志愿者闻令而动,积极投身抗疫一线。在这些抗疫大军中,有着一群熟悉的身影。他们是我们某个平凡岗位上的你我他,是我们的道德模范,是我们的身边好人,是我们的抗疫“战士”,也是我们的榜样。

大足区第3届道德模范、区人民医院副院长陈勇在社区排查疫疫情,图中黑色大衣为陈勇。-2.jpg

他们,在身边,在“疫”线

区第三届道德模范陈勇:1小时50余通电话

陈勇是大足区人民医院副院长,分管着疫情防控工作。2020年,武汉疫情爆发,陈勇带领318人的重庆医疗队伍,深入腹地,紧急驰援武汉。这次,大足家门口发生疫情,陈勇再次站了出来。

4月15日凌晨,陈勇接到通知要对重点区域内的所有居民开展核酸检测。作为全区医院的“老大哥”,陈勇带领区人民民医院200余名医务志愿者再次站出来。

这一次,有了2020年的抗疫经验,陈勇带领全院做好了充足准备,一方面,在13日,大足报告1例输入型无症状感染者时,就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指挥人员,预防出现院内感染;另一方面,调度人员,做好重点区域大规模核酸检测的准备。

组织命令到达时,医院立刻谋定而动,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在棠香街道,区人民医院负责的临时核酸采样点共有7个,担负着全区大量核酸检测任务。

如何提高采样效率,减少市民采样等待时间?是大规模核酸检测中,陈勇面临的首要难题。在最初的临时核酸采样点的布局中并未有五星华府临时核酸采样点,考虑到小区内6000余名居民需要前往较远的狮子山公园临时核酸采样点,进行检测。陈勇在与卫健委的领导汇报后,为了能够尽最大可能的方便群众,便在五星华府小区内设置了1个临时核酸采样点,6个采样台。

疫情期间,要跟上组织脚步,及时行动,指令的上传下达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而陈勇就是区人民医院与上级沟通的枢纽。“1个小时内,我可能要接打50多通电话,几乎一直都处于通信状态。”陈勇说。大脑和语言处于忙碌状态,陈勇脚上的步伐也未暂停。在对重点区域进行核酸检测期间,陈勇还时常循环在7个临时核酸采样点之间,不断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配人员。晚上,陈勇还会再一次前往临时核酸采样点,为仍在坚守岗位工作人员送去加餐慰问。在长距离来回用交通工具代步的情况下,陈勇每日的微信步数仍能够达到至少2万步。

“这几天一直是备战状态,每天的睡眠也被压缩到了2个小时。”陈勇的脸上难掩疲色,但是电话一响起,他“工作狂”的特质一下子就显现了,立马来了精神头,“守护大家的生命安全是我们医护人员的责任,也是我们的荣幸。”

张昌碧(手拿电话的医务工作者)在疫情防控一线。-2.jpg

他们,在身边,在“疫”线

区第二届道德模范张昌碧:3天3夜不下火线

疫情就是命令,对于指挥部下达的指令,区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张昌碧不敢有丝毫懈怠,做事一贯雷厉风行的她,高效率地执行着各项工作任务。

在与记者的通话中,张昌碧的声音已经嘶哑。“虽然已经吃了药,但因要一直和各个临时核酸采样点的点长和各个楼栋的楼长不停地进行沟通协调,所以一直没恢复。” 张昌碧说。

13日,我区发现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接到疫情防控指挥部指令后,护理部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张昌碧带领护理部干事们立刻冲锋陷阵,深入感染科进行摸排调研,迅速制定病人转运方案,协调平车、轮椅,组织20余名护理人员以最快的速度将感染科的30余名病人全部分级转运到相关科室。1小时內感染科病房全部腾空,用以接诊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确诊病例,以及异常附码患者。

工作千头万绪,任务接踵而来。在将隔离病区按照要求分区、布局的同时,张昌碧及时指导感染病区护士长规范了隔离病区护理工作流程。病人入院接诊、护理人员统筹排班......每一步工作都必须保证万无一失。每天,在繁忙工作的空隙,张昌碧就通过视频监控、深入现场等方式,对隔离病房护理工作进行质量监督和业务指导,最大程度保障病人安全。也是这一份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推动全院实现了医务人员零感染、安全生产零事故、核酸采集零差错。

15日凌晨1点,屋外下着倾盆大雨。此时,张昌碧接到上级指令,在棠香街道设置临时核酸采样点,开展重点区域核酸检测工作。为了保证早上8点能顺利开展核酸检测工作,张昌碧与部分护理志愿者立即行动,与街道社区工作人员连夜冒雨搭建采样点,直到破晓时分。

上午8点,7个临时核酸采样点,71个采样台,200余名护理志愿者,都已就绪。

在15日—17日,这三天的两轮核酸检测期间,张昌碧从未下火线,每天巡回跑到各核酸釆集点承担核酸釆样质量监督、协调各釆集点的工作。休息时间往往只是凌晨的两个小时,休息地点也就是在办公室的躺椅上,方便随时接听上级指示。短暂小憩后,张昌碧就立即投入战斗。

为了更加高效、精准地进行核酸采集工作,张昌碧时刻与各点长、楼长保持沟通,不断根据需要协调护理人员。对于小区内瘫痪、视力障碍等行动不便的人员,张昌碧立即电话安排人员入户采样,保证核酸检测工作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仅这一项针对行动不便人群的沟通协调工作,张昌碧在这几日就重复了近百次。最终,辖区内的99177人次核酸采样任务,如期完成。

“这次大足重点区域的大规模核酸采样结果全部都是阴性,老百姓平安无事,我们再多的付出也值得。”张昌碧说,“虽然现在我们的工作减轻了一些,但是仍不能放松警惕,还是要保持清醒头脑,要在最短时间、以最小代价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王航在为市民量体温-2.jpg

他们,在身边,在“疫”线

区第三届道德模范王航:3天服务近4000人

4月17日,早上天刚泛白,王航就出现在大足区宏声广场临时核酸检测点。她熟练地穿好隔离衣,戴上橡胶手套,7点准时上岗参与测量体温、查码检验、引导群众等工作。

宏声广场附近居民多,核酸采集任务艰巨。“大家保持一米线安全距离,有序排队核酸检测。”这句话成了这几天,王航说的最多的话。每天,在窗口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一天下来腿都是肿的。在两轮大规模核酸检测中,王航服务的人数将近有4000人。

而这,并不是王航第一次在疫情防控中贡献自己的力量。早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初期,王航就以志愿者身份投身到大足的防疫工作中,在防疫物资紧缺的情况下,捐赠出3000多个口罩用于防疫工作。面对此次疫情,王航义务反顾,再次来到抗疫一线。“疫情防控关乎每个人的身体健康,作为一名参与志愿服务多年的‘老志愿者’,更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力。”

同时,作为大足最活跃的公益组织之一的萤火虫志愿服务队的发起人,王航还在微信群中号召大家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身先士卒的勇气,和平日里大家对于王航的充分信任,让王航的号召一呼百应。

此次针对重点区域的大规模核酸检测中,萤火虫志愿服务队共发动了100多名队员,轮班分批到城区北禅小区、西门菜市场、翠堤华府等核酸检测点参与志愿服务。

这一次的志愿服务对于王航来说,只是漫长志愿服务生涯中的一笔。王航的爷爷是一名资深的志愿者,爷爷的志愿服务经历也深深地影响着年幼的王航,在无形中塑造了王航做志愿服务的初衷与愿景。“我希望通过自己力量,为社会、为群众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王航说。

1996年在龙水镇摆摊售卖小五金后,王航就开始捐资助学。2015年,受培训老师启发,王航决定创立“萤火虫志愿服务队,带动更多人一起做公益事业。“每个人的能力有限,像萤火虫发出微弱的光芒,但聚集在一起,也能照亮黑夜一样。” 到现在,萤火虫志愿服务队创办已有7年,志愿者也从最初的24名发展到现在已经有700余名。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王航越走越深,越走越实,画就了一幕幕动人的志愿服务风景。

59岁的刘建,身穿志愿服在巡查。-2.jpg

他们,在身边,在“疫”线

市第四届道德模范刘建:开着“敞篷”巡逻车冒雨排查

59岁的刘建,下个月13日就将跨入60岁的大门,即将退休。疫情发生时,刘建所在的蓝湖星宇小区被列为临时防范区。但作为金山镇退役军人应急救援队队长和金山镇综治办主任,镇上的疫情防控工作,刘建不能缺席。于是,刘建立即前往小区内的临时核酸采样点做核酸检测,并在家中通过电话组织调度队员在镇上对农贸市场、广场、超市、劝导站等重要场所,进行防疫工作的宣传、劝导。

在等待48小时核酸检测结果期间,刘建也没有闲不下来,积极报名了小区志愿者,穿上防护服,在小区大门口,为小区居民接送生活必需品。

15日下午,刘建终于拿到了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在向工作人员查验健康码,出示证明后,刘建立即起身前往金山镇。此时大足已经开始下着倾盆大雨,但刘建已经没有时间耽搁了,穿上雨衣,就前往金山村3队。金山3队村是单位网格化划分后,刘建所负责的疫情排查区域。

金山村3队,地处偏远,一家一户之间距离较远。为了尽快地挨家挨户排查、宣传到位,刘建只能开着单位仅剩的“敞篷”巡逻车,冒雨进村。

“这段时间有疫情,暂时不要去赶场了哦!”“你们疫苗接种没?”“健康码、行程码拿出来看一下。”……昏黄灯光下,刘建雨衣上的雨水滴滴答答落在地上,每到一户,他都询问着村民的相关情况,细心叮嘱村民注意做好个人防护。晚上9点,刘建再回到办公室备勤。

4月16日上午,据通报,金山村一村民出现“黄码”,第一时间,刘建立即组织村干部赶往村民家,向其核实核酸采集情况,了解其行程,劝导其按要求做好隔离措施、自我监测和核酸检测。

每天7点到岗,巡查各个重要卡点、提醒群众错峰出行、做好防护措施已经是刘建开启新一天的“开机键”。而后刘建前往临时核酸采集点,维持秩序;学生放学时,奔赴学校;晚饭后,去广场巡逻,防止大家聚集跳广场舞。“维持秩序”“宣传”“劝导”“询问情况”“备勤”俨然已经成为这几日刘建生活的核心。

“15日—17日,这几天,我一直没有回家,吃住都在单位,24小时备勤。” 刘建说,“即将退休了,我如论如何要站好最后一班岗!”

漫长的职业生涯,刘建荣誉等身。3次荣获“见义勇为奖项”“重庆市见义勇为英雄”“重庆市道德模范”“重庆市最美应急人”“重庆市最美消防志愿者”“重庆市‘平安建设,一路有你’热心市民”。但在刘建看来,这一切不过是一名退役军人,一位人民公仆应该做的事情。

蒋文友在临时核酸采样点,蹲下身子整理一米线-2.jpg

他们,在身边,在“疫”线

2014年重庆好人蒋文友:奔走商议 组建应急运输车辆车队

4月15日,60岁的杨成敏在西门某社区门口的公交站等待着去做核酸,此时正值核酸采样高峰期,家中又临时来了客人,杨成敏急着赶回去招待客人。

听说廉文化广场临时核酸采样点当天人比较少,杨成敏立刻想前往廉文化广场进行核酸检测。一等再等,公交车却总是迟迟不来,杨成敏面露焦色。恰巧此时,雷锋的士车队、应急运输车辆车队队员周小兵经过,看到老人焦急的神情后,立即停车,询问情况,免费将杨成敏送往廉文化广场。

“谢谢你们哟,今天下雨一点都不好等车,没有你们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呢!”下车时杨成敏对驾驶员周小兵说。

而此时,这温馨的一幕的“幕后统筹者”——蒋文友,正在宏声广场进行着秩序维护志愿服务工作。2018年5月,蒋文友在永川坐出租车时受到启发,在重庆雷锋的士车队队长王华伦的指导下,蒋文友与5名热心的出租车司机自发组织成立了大足“雷锋的士车队”。目前,该车队已有50名余名车队队员,成为了大足的一张“流动名片”。

大足疫情发生后,蒋文友看到一些医护人员和个别市民因乘坐车辆不方便,导致不能准时到临时核酸采样点做核酸采集。了解情况后,蒋文友积极奔走商议,在征得领导许可后,积极与重庆长运大足出租车公司、飞翔运输公司、重庆市奇舜轩工贸公司商议,及时抽调11辆出租车组建成应急运输车辆车队,倡导29名雷锋的士车队驾驶员积极参与接送医护人员、和一些特殊情况的市民。“在接送医护人员以及一些特殊情况的市民时,驾驶人员都是没有任何收入的。”蒋文友说。

同时,身在抗疫一线做着志愿服务工作的蒋文友,也深切感受到临时核酸采样点人手的紧缺。“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我就想问问雷锋的士车队的队员们有没有人想参加志愿服务,扩大一下力量。”

消息一在雷锋的士车队驾驶员群里发出,立刻有人响应。“特殊时期。我们出租车司机也要出份力!”大足雷锋的士车队队长周芳东回复。

在针对重点区域的核酸检测中,50余名大足雷锋的士车队队员,常常在白夜班交替的休息时间内,尽己所能,释放光芒。

大街小巷川流的车队,各个社区的临时核酸采样点中,总能看到大足雷锋的士车队队员,而他们背后的“隐形领头人”——蒋文友也用真心、爱心、责任心,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贡献自己的力量。